2018年9月10日 在湖南益阳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悲剧,一名四岁男童用餐时因食物噎滞,挣扎3分钟后告别了人世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从事发当天的监控录像中我们看到幼儿园的用餐时间,孩子们比较散乱,缺乏上课期间的严谨与秩序。
其实用餐礼仪也是一门功课,当引起重视。生活中没有所谓“小事”,每一个行为习惯背后必定有相应的结果产生。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懂礼守法的表现,更是生命安全的保障。「经一事者,长一智。」事已至此,无力回天,但愿能从苦难中觉醒,找出事故根源所在,防患于未然。
「杨老师书法教室」贯彻孔老夫子「食不言,寝不语」的教诲,悉心教导学子用餐时也应端身正坐,不可嬉笑玩闹。
当大家入座毕,在孝悌班值日生的带领下,同学们端身正意,双手合十,恭念餐前感恩词。感恩词不仅能让孩子从小知恩感恩,更能平定孩子躁动的心绪,以安顺恭谨的状态进入用餐环节。
有孩子浑水摸鱼,没有张口念感恩词,严格的老师坚持让同学们陪着一起重念,犯了错误的同学知道自己行为有失,不敢再任意妄为,端正态度,恭敬念诵。
当孩子们睁开眼睛,爱心午餐已端放眼前,他们欢喜的笑容堆满脸颊,以此表达对营养午餐的心满意足。
老师同孩子们一起用餐,密切地关注着孩子们的用餐习惯。
有孩子吃饭时,不时地将米粒分享给餐桌,老师说:“谢谢你,桌子不用吃饭。”孩子会意老师的幽默,乖巧地将米粒放回碗中,专注地吃饭。
有孩子吃饭声音太响,老师教导孩子改正用餐方法,不用力啜饮汤汁,而是用勺送汤入口,自然而又无伤大雅。
看着孩子们安静有序地用餐,你们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家庭司空见惯的场景:孩子边吃边玩,一小碗饭能吃一个多小时,甚至让祖辈边追边喂?相比之下,书法教室的孩子们在老师泾渭分明的原则下,安静规矩地用餐,与居家的场景有天壤之别。不由感慨:从小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真是头等大事,疏忽不得,能免去长辈多少操心!
二十分钟左右,孩子们陆续用完餐,离座前,老师引导孩子们将餐桌上的残渣放入碗中再离座。下位后,孩子们向仍在用餐的老师、同学鞠躬道:“我吃饱了,大家请慢用。”接着缓缓地走到厨房洗碗。老师时常叮嘱孩子们:“珍惜水资源,做节水宝宝”,因此孩子们开水龙头时会有意识地调节水流,不敢浪费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孩子们每天都会温习洗碗的步骤,直到生活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「执虚器 如执盈」端碗时不能跑,筷子的尖头要朝碗底放,留心走路,避免与同学冲撞。有孩子吃净碗中的饭,口中的饭菜还没有咀嚼完就匆忙离座,老师让他退回原位,坐着吃完才能下位。
当孩子们全体用餐、洗碗毕,师生集体向餐厅老师致谢,深深三鞠躬,用餐学习圆满完成。
学习不在别处,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举手投足、洒扫应对皆在务实做人的基本功。
当生活好习惯汇聚成生命内在的精进能量,孩子的精神面貌也将焕然一新,他们会用成长的足迹告诉我们:事无大小,皆在学习。养成好习惯能免除忧患,
去旧迎新,让生命之旅在稳步前进中满载而归。
孩子噎着如何急救
海姆立克急救法
(适合2岁以上小孩)
施救者在孩子背后,双手放在孩子肚脐和胸骨间,一手握拳,另一手包住拳头,双臂用力收紧,瞬间按压孩子胸部。持续几次挤按,直到气管阻塞解除。
如果宝宝吃到东西噎住了,能呼吸、还自主咳嗽,建议鼓励宝宝用力咳嗽,没准能自己咳出来;如果发现宝宝面色青紫,呼吸困难,第一时间进行急救,并且迅速拨打120!及时送医!
倒提法
(适合1岁以下小孩)
如果发现宝宝被异物噎住了,可以使用倒提法。
注意: 1岁以下的婴幼儿,异物梗塞在气管时不可以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法,以免伤害腹腔内的器官。
1.马上把宝宝抱起来,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,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;
2.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,让其脸朝下,趴在救护人膝盖上;
3.在宝宝背上拍1-5次,并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。
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,接着采取以下措施:
1.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,把宝宝翻过来,让宝宝骑在你的的大腿上,面朝前;
2.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,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肚脐上的腹部,快速向上重击压迫,但要很轻柔;
3.重复,直至异物排出。
或者还可以这样:
1.宝宝头朝上躺在大人的手臂上;
2.用两根手指快速压胸骨中间5次。
(以上照片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