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诚敬仁
首页 公司简介 培训园地 艺术空间站 杨老师书法教室 教师频道 教子有方 作品展示
文化用品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
 

智 永

一、书家简介

智永(公元6世纪),本姓王,名法极,王羲之的第七世孙,陈、隋间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生卒年不详,晋代书法大家。法号智永,人称「永禅师」。书艺继承祖法,正、行、草诸体兼能,尤胜草书。其书法对隋、唐书家影响甚大。直到如今,智永的《千字文》墨迹和刻本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。智永长寿年高,几尽百岁乃终。

出自智永禅师《千字文》

二、书家事迹

1﹒书家故事

智永舍俗为僧,居会稽之永欣寺。此寺本是王右军旧宅,不知何时施为寺院,初名云门寺,亦有称原为嘉祥寺。据《会稽志》称,智永与其兄惠欣皆出家本寺,梁武帝以二僧德高,能崇释教,特以二僧之名,各择取一字,赐新额为「永欣寺」。

智永自幼聪慧过人,尤喜书道,大有先祖之风,智永对先祖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,决心使先祖的书法万古流芳。他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《兰亭序》,带到云门寺保存。云门寺有书阁,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30年,发誓「书不成,不下此楼」。

智永毕生潜心书法,精勤此艺。常居永欣寺楼阁之上,临写兰亭,磨损毛笔无数。冯武《书法正传》述及他住在永欣寺,数十年不下楼,还在屋内备了数个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,练字时,笔头写秃了,就取下丢进簏子里。日子久了,破笔头竟积了五大簏。后来,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,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,砌成坟冢,称之为「退笔冢」。后人讲「退笔成冢」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
数十年间,智永书法亦达到了很高的造谐。智永挟兰亭真迹在身旁,穷年累月,心追手摹,深得逸少风神,所书真草千字文,飘逸俊秀,字字珠玑,见者无不惊叹。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,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,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。后来,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,叫「铁门限」。

智永妙传家法,精力过人,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。智果、辨才、虞世南均为智永书法高足。

智永居永欣寺期间曾临写王羲之《千字文》(王羲之生前并无千字文,此为萧梁殷铁石于宫中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拓了千个互不重复之字,再经周兴嗣编次成韵文),用真草两体写了一千多本,从中挑选最满意的八百本,分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。直到如今,智永的《千字文》墨迹和刻本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。

2﹒书法成就

对于智永的书法,历代书法家与书法著作多有评价。

隋炀帝尝谓:「智永得右军肉,智果得右军骨。」米芾云:「僧智永书,虽气骨清健,大小相杂,如十四五贵胄褊性,方循绳墨,忽越规矩。」苏轼《东坡题跋》云:「永禅师书,骨气深稳,体兼众妙,精能之至,返造疏淡。如观陶彭泽诗,初若散缓不收,反复不已,乃识其奇趣。」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云:「永师仿钟元常《宣示表》,每用笔必曲折其笔,宛转回向,沉着收束,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,唐以后此法渐澌尽矣。」

乐安薛氏云:「智永妙传家法,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。」都穆《寓意编》云:「智永真草千文真迹,气韵飞动,优入神品,为天下法书第一。」解缙云:「智永瑶台雪鹤,高标出群。」韦续《九品书人论》云:「智永正草,品上之下。」宋人编的《宣和书谱》说智永「笔力纵横,真草兼备,绰有祖风。」(唐)张怀瓘《书断》云:「智永师远祖逸少(逸少,王羲之字),历纪专精,摄齐升堂,真、草惟命。夷途良辔,大海安波,微尚有道(有道,书法家)之风,半得右军(右军,指王羲之)之肉。兼能诸体,于草最优。气调下于欧(欧阳询)、虞(虞世南),精熟过于羊(羊欣)、薄(薄绍之)。」张怀瓘将古今善书法者分成三品:神品、妙品、能品。智永的行书入能品,隶书、章草、草书皆入妙品。可见智永书法成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

智永禅师所写的《千字文》,清何绍基说:「笔笔从空中来,从空中住,虽屋漏痕,犹不足以喻之」。细读他的墨迹《千字文》,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,一波三折,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。董、何之说可谓精确、具体、恰当。

也有学者认为,智永书法全守王氏家法,缺乏创新精神。智永之志,确实不是独树一帜,而是要使先祖书法流传于后世。

《真草千字文》法度谨严,一笔不茍,其草书则各字分立,运笔精熟,飘逸之中犹存古意,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。宋米芾《海岳名言》评曰:「智永临集千文,秀润圆劲,八面具备」。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,继承并总结了「二王」正草两体的结体、草法,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。

三、书家代表作

传世墨迹有《真草千字文》。

 

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www.chengjing.com

 

返回

    

北京诚敬仁欢迎您的到来

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

相关链接:
     

 

 

2012-7-13 出处:北京诚敬仁

 

 
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